施宣赫老师是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的再传弟子,自幼在中医世家浸润,师从施小墨先生和国医大师吕景山先生,深得施氏医学真传,后来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深造,拜多位中医大家为师,在中医内科、慢性病调理等领域经验丰富,擅长用精准脉诊和对药配伍解决疑难杂症。
34 岁的林女士被甲亢(中医称瘿病)困扰了许久,走几步就喘,蹲下站起来会头晕,没精神,还经常胃疼。她特别怕热,容易出汗,大便不成型,脖子有些肿,肚子也经常胀。虽然吃的不算少,但很快就会饿,还总是控制不住发火,伴有手抖、心慌的症状,检查还发现有贫血和气虚的问题。
从中医角度看,施宣赫老师分析,这就像体内的 “火气” 太旺,同时 “气血” 又不够用。肝火旺了,人就容易发火、手抖;气血不足,就会没精神、头晕;胃火亢盛,就会吃得多还容易饿;而脖子肿则是因为痰瘀堵在了那里,就像水管被杂物堵住一样。这和施今墨先生 “气阴两虚、肝脾失调” 的理论相契合。
初诊时,林女士的脉象显示出肝气郁结、肾阴亏虚、胃火亢盛等问题。施宣赫老师采用补气滋阴、平肝散结的方法,用黄芪配党参补气,就像给身体加燃料;知母配元参滋阴,好比给旺盛的火气降降温;龙骨配牡蛎软坚散结,帮助疏通脖子处的瘀堵。
展开剩余68%二诊时,林女士心慌的症状好了一些,发作少了,蹲下站起来也不晕了,但大便还是有点不成型,吃了饭还是容易饿。施宣赫老师觉得药方对症,继续用原方治疗。
三诊时,林女士说药吃了之后胃痛完全好了,按压也不疼了,睡眠也不错,但月经要十天左右才能好,最近大便有点干,有便秘的情况,总觉得没上完,去了厕所又上不出来。施宣赫老师依旧用原方调理。
四诊时,林女士感觉胃痛没以前那么严重了,大便有时候一天一次,有时候两次,小腹有些胀,有时候想上厕所却上不出来,胃痛也变成时痛时不痛了。脉象也有了一些变化,施宣赫老师根据情况稍作调整,继续用药。
五诊时,林女士吃完饭后很快就饿的感觉没那么严重了,睡眠不错,心情也好了起来,手不抖了,还能适当运动,不会马上就累。看到疗效不错,施宣赫老师让她继续用原方治疗。
六诊时,林女士的胃已经不再疼了,大便正常,没有不舒服的感觉,但运动不能太久,太久还是会有虚脱感。施宣赫老师减少了补气药的量,加入了茯苓、白术等健脾的药,就像给脾胃加了助力,让身体的消化吸收更好。
七诊时,林女士的饥饿感没那么严重了,脖子肿的地方也不肿了,特别是心慌的症状完全消失了。施宣赫老师让她继续用这个方子巩固治疗。
八诊时,林女士脖子处还有一点点肿,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基本都消失了,希望继续用药巩固。半个月后,林女士到医院检查,指标改善较大,施宣赫老师嘱咐她继续随诊调治,以巩固疗效。
在预防方面,施宣赫老师建议林女士平时要忌辛辣食物,因为辛辣容易助火,加重病情;要注意调节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肝气郁结;还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,做到中西医结合调理。
施宣赫老师强调,瘿病是一种慢性病,调理需要循序渐进,不能急于求成。通过慢慢调理,补足气血,平衡体内的阴阳,让肝脾等脏腑功能恢复正常,身体才能逐渐康复。
本文整理自施宣赫老师临床教学案例,仅作中医调理思路探讨。个体诊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,请勿自行用药。案例方药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,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。
发布于:云南省配资公司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